您现在的位置: 网站首页>>党建工作>>研究探讨>>正文

你没白吃国家公粮

   时间:2014/11/05 00:00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——电影《杨善洲》观后感

 411晚上,我坐在电脑前,看完了《杨善洲》这部影片,被影片中的主人公杨善洲的事迹所感动,心情久久不能平静。今天坐在书桌前,影片《杨善洲》的画面一一浮现在眼前。杨善洲从事革命工作近四十年,几十年如一日,两袖清风,清廉履职,忘我工作,一心为民,兑现了当初“为当地群众做一点实事不要任何报酬”的承诺。

 家国情怀,公私分明。

杨善洲的二女儿几次三番说尽好话向父亲求情帮其申请调回,而杨善洲并没有利用职务之便,为家人谋求任何方便。

杨善洲心中根深蒂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容许他有半点私心,即使是最亲最爱的人亦是如此。他的一生惟一一次开后门,是为周波。这个随他上山种树一种就是十七年的热血青年。

杨善洲的二女儿最终依靠自己的努力调回工作,看到一纸调令,想到父亲的言传身教,留下了动情的眼泪。

影片中,杨书记公车私用时,执意要周波为其打表,否则不坐。这在杨书记看来是原则问题,这在常人看来是十分不可思议的。这是其道德意识的体现。

 淡泊名利,克己奉公。

影片前半部讲述了杨善洲在任保山地委书记时的作为。旱情来势凶猛,面对灾情,杨书记始终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,为百姓着想,为地里的秧苗着想。他与百姓为喝不上水一起犯愁,在地里临时召开会议,果断叫停了正在修建的办公大楼。

他不要所谓的政绩,只求能为百姓做实事,这就是他的信仰,不能白吃国家的公粮。深度打井没有成效,眼看着地里的秧苗浇不上去,杨善洲做好了最坏的打算:如实汇报,想国家申请救济粮。被誉为“滇西粮仓”的保山县,如今要靠救济粮过活,可以看出杨善洲不怕名誉扫地,在他心里,人民始终摆在第一位。

对于妻子,杨善洲有太多太多的愧疚。女儿婚礼,他没出现,只是让人捎了两床被面。

 雁过留声,受人爱戴。

坚定的理想信念,是共产党员的立身之本,成事之基,动力之源。杨善洲30岁担任县级领导,39岁担任地委副书记,50岁担任地委书记,在地方党委部门工作的40多年间,保持平民本色,穿草鞋,戴草帽,当地群众亲切地称呼他为“草帽书记”。他60岁退休毅然奔赴深山植树造林20余年,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,到收获劳动成果的时候,把价值超过3亿元的大亮山林场无偿移交给当地政府,自己不要任何报酬,还就是一个年逾八十旬的共产党员矢志不渝的无私奉献精神。

杨善洲“忠以报国、诚以修身、勤以自强、俭以养德、信以立业”的优秀品质,在当前社会大背景下被广泛宣传和学习。电影的结尾以西南大旱一幕告终,保山因植被良好,当地居民不愁水喝,外地来此取水的车辆排成长队,此时的杨善洲已躺在病榻上,起不了身。但是人民没有忘记他,来医院看望的人站满了一坪,一位老人从山上挑来干净的水,递到他跟前,大声说:“你没有白吃国家公粮!”

杨善洲走了,他留给后人一座价值3亿多元,56千亩的林场,他留下了一心为公,百折不挠的工作作风,他虽瘦弱的身躯却留给我们一个高大的背影,他倾尽自己的一生,用善良浇灌了一片绿洲,这也是荒茫人性沙漠中无垠的绿洲。(  作者:周炎林)


TAG:

关闭